17353
16693
12896
11418
11041
10593
10530
9920
9002
8969
8670
8669
8608
8446
8286
8108
8020
8008
7894
7861
7696
7607
7477
7452
7310
7213
6893
6883
6734
6623
學習印刷知識
學習印刷不僅需要學習行業內的專業知識,包括學習印刷的印前、印刷、后道各工序的知識點。
學習印刷行業知識,學習印刷工序知識,學習印刷色彩知識......以及把握客戶需求的更多知識。學習印刷碰到的常見問題并解決問題......
中國古代平面設計印刷的發展歷程
中國平面設計的歷史幾乎與世界平面設計同步,但從傳統設計的角度來看,中國的平面設計在某種形式上,比世界平面設計顯得更輝煌
在原始社會時期中國就擁有了符號化的圖形,并且有了世界上唯一能夠使用至今的,美麗似圖畫的象形、會意、聲形的漢字。隨著造紙術、印刷術在中國的發明,中國人的智慧在幾千年前一齊進發出來,在世界其他民族廣泛使用莎草、羊皮、蠟板、泥磚、棕櫚葉作為書寫材料時,中國人用紙張創造了平面設計歷史的燦爛文化,開拓了人類文化的新篇章。
東漢時期,紙張代替了其他的書寫材料,書籍沿用了帛書的形態和格式,裝裱制作上形成了一整套精湛的工藝,提升了書籍的藝術品格及價值唐末到宋初,印刷書籍逐步代替了手寫書籍,并且裝幀方法豐富,出現了“弦折裝”“旋風裝”“蝴蝶裝”“包背裝”和“線裝”等形式,這些裝幀形式至今仍是現代書籍探索和研究新形式的范本。到了宋朝,舉國上下都崇尚儒術、提倡理學、并尊佛道、大興書院,圖書事業受到政府高度重視,政府對圖書的收藏、編撰和雕印都予以大力提倡和支持。宋代圖書的寫版、刻版、印刷、裝幀質量都達到雕印書籍近乎完美的地步。
宋代雕印圖書有其獨特的風格,用字非常講究,多采用唐代大書法家的字體,刻工精致,不失原書手筆神氣,確立了古印本的版式,形成了頁面的書口、邊欄、版心及版記等裝飾規格,一直到清代圖書都沒有走出宋書提供的版式樣板。宋書的裝幀主要有蝴蝶裝包背裝和線裝。宋書墨香紙潤,字畫如寫、面目爽朗、書卷氣四溢,有著極高的藝術價值和成就。宋書不僅對書籍的貢獻大,并且宋書使用的字體是后世各種印刷字體的始源,從現在印刷使用的標準字體“老宋體”“長宋體”“聚珍仿宋體”的名稱上足以看出宋版書的影響。時至今日,凡書為宋版,哪怕是一紙一字,也皆稱素本,世所公認紙張的產生不僅促使書籍形式在中國平面設計史上有著卓越的表現,而且還推動了中國商業美術的發展,推出了新的平面設計內容。在紙張出現之前主要使用布、帛、木材等作為包裝材料,只能做到方便攜帶物品。紙的產生和普及使得包裝物品的材料發生了變化,紙絹、紙綾、紙木制成的包裝盒用于包裝書、筆、墨、硯等,并隨著商旅、馬幫、駝隊和海上船隊運輸到各地進行交易。當時貿易來往的貨物和禮品都使用這種形式的包裝,不僅便于保護貨物運輸,也便于儲存。商品包裝上有了簡單的標準,這些都被視為商品包裝的雛形。
宋代的生產得到大力發展,城市商業和手工業發達起來,意味著宋代商業美術的興起,有書載“買賣晝夜不絕,夜高三四鼓,游人始稀,五鼓鐘鳴,賣市者又開店矣”。有競爭意識的商人們開始懂得裝飾門面,以更豐富的廣告形式招徠生意。當時燈籠廣告很普通,出現了“懸物廣告”,這些實物廣告就像現在行業的POP廣告,并且,古老的語言為傳統的廣告形式藝術風格增添了魅力,至今流傳下來的廣告實例有“濟南劉家功夫針鋪”廣告。宋代使原始的廣告有了進一步的發展。當時還出現了原始商標形式,“曹婆婆肉餅”“丑婆婆藥鋪”黑虎壬家”均以商家名號為標志,并將標志懸掛于店鋪門上。宋代市場貿易和商品經濟的興旺,帶動了包裝裝潢的商業化和生產的批量化。當時許多商品如茶食糕點、干鮮雜品、藥材湯劑、丸散膏藥等都使用包裝。市場上普遍應用“八角包”式紙包裝,上附一張斗方形紅色招紙“紅方雕”,上面一般印有作坊字號、商品名和坊址,有的還印有用于宣傳的說明文并配以花邊裝飾,美觀大方。有的在形式上運用了民間吉祥紋樣、剪紙皮影、木版年畫、金石書法等,神話、寓意、民間故事也成為部分平面設計的題材,具有強烈的民族風格。“紅方雕”的造型設計至今在中國、日本一些包裝設計和平面設計中都可以看見其影子。
明代是資本主義萌芽的階段,市民的生活水平提高,小說戲曲繁榮繪畫長足發展,造紙、制墨發達。明代已經是套印盛行的年代,套印是將需要印上不同顏色的部分,分別刻成同樣大小規格的版,逐次印在同一張紙上,從而印出兩色(或幾色)文字的圖書來。不久人們又利用同樣的原理,采用更為復雜的出版雕刻技術,把美術作品的畫面雕成多塊色版,從而印出色彩斑斕的圖書。明代的戲曲、小說中的插圖色彩豐富、生動逼真、神韻十足。
到了清代,活字印刷術已經有了較大的發展,雕版印刷逐漸被代替,但清代的書籍無論是從質量還是藝術的品位均比宋代和明代遜色許多中國當時雖然有著資本主義萌芽的歷程,但畢竟沒有歷經工業化革命不能大批量地生產和傳播商品包裝,影響了其擴展范圍和發展。中國的平面設計作品在經歷了歷史的輝煌后在明末自立創業的傳統設計中逐漸走向衰落。
聯系我們
電話:
136-3297-5453
136-3297-9900
0755-28289502(多線)
郵箱:
Erison@book0755.com
Buke@book0755.com
添加微信
免費打樣/報價更優
2025-04-03
2025-04-02
2025-04-01
2025-03-31
2025-03-30
2025-03-29
2025-03-20
2025-03-03
2023-06-03
2023-06-02
2023-05-28
2023-05-26
2023-03-31
2023-03-29
2023-03-27
2023-03-26
2023-03-24
2023-03-23
2023-05-17
2023-05-16
2023-03-30
2023-03-21
2023-03-19
2023-03-16